近日,《滨海新区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25年标杆引领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正式印发,以“对标国际、法治护航、服务创新、区域引领”为核心,推出四大任务30项具体改革举措,推动新区营商环境向“全国领先、标杆示范”目标加速迈进。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tongchengwang.info/file/upload/202509/01/142703611.jpg" alt="" />
四大任务强攻坚30项举措促突破
记者了解到,《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共包含四大任务30项举措。
对接国际标准,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新区围绕世界银行B-READY评估十大主题,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推动服务升级——在市场准入领域,深化开展“互联网+咨询服务”,试点外资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在经营场所审批环节,推广简易低风险项目设计方案豁免审查;在金融服务方面,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在国际贸易领域,扩大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应用,助力专精特新企业享受海关高级认证的便利;在涉外司法服务方面,推出多语种《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指南》《海事诉讼服务指南》,提升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效率。
强化法治保障,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区创新监管模式,对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实施网格化管理,完善监管系统,实现“四统一”;拓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领域,将医疗、房地产等行业纳入抽查范围;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实现“无码不检查、查后可评价”;加强诚信建设,实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提示函“两书同达”,督促失信企业及时整改;探索构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确保财政、金融等政策同向发力支持企业创新。
聚焦服务创新,打造市场化营商环境。新区实施“一个平台统服务”改革,升级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赋能服务区,推动更多社会服务事项入驻;探索“AI+政务服务”,开通智能助手“滨小助”,提供政策适配、智能问导等服务;健全“政企同行·有需必应”机制,按片区配备企业服务人员,开展“专家+管家”包保走访;优化涉外服务,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与居留许可“一口受理、并联审批”;升级人才服务,年内新增15家重点企业申建博士后工作站,京津冀产业(人才)联盟成员达200家;完善公共服务,组建7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突出区域引领,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五大开发区立足各自产业特色各展所长——经开区推行“审管联动一体化”服务准则,优化全周期服务标准;保税区加速推进新型贸易服务中心建设,推出“汽车零部件保税维修再制造一件事”;高新区深化落实“企业创新积分制”,构建“贷、担、保、投”科技金融体系;东疆综保区推动绿色租赁团体标准升级为京津冀标准,提升中欧班列运营能力;生态城实行绿色采购“零保证金”政策,推进“无废工厂”“幸福社区体检”等试点建设,深化推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tongchengwang.info/file/upload/202509/01/142704241.jpg" alt="" />
立足成效再升级 锚定目标再出发
据介绍,自2018年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版方案》以来,滨海新区已累计推出近千项改革举措,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得到持续优化。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7.0版方案》实施以来,“6大行动+3张清单”196项举措落地见效,为《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出台奠定了坚实基础。202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按照“全国领先、争做标杆”的目标,滨海新区主动学习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经验,最终形成《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区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从1.0版到8.0版,滨海新区营商环境改革始终以“企业感受”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并重,既对标国际规则提升竞争力,又聚焦企业需求突破堵点,更强化区域协同形成发展合力。下一步,新区将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为抓手,全面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为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滨城”样板提供强劲支撑。(区政务服务办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