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滇红:从“抗战茶”到“振兴茶”的家国情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特别策划

   2025-10-14 kongyu640
核心提示:长久以来,茶作为中国特产在出口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抗战时期茶叶也作为重要出口物资,用以获取外汇,充实抗战资源。“每年全国出


长久以来,茶作为中国特产在出口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抗战时期茶叶也作为重要出口物资,用以获取外汇,充实抗战资源。


图片

“每年全国出产的数量数年前有人考察过约在七百万担,其中消费在国内的约在五百五十万担,销出国外的约在百五十万担(约占出口额百分之六十)。” | 资料来源:凤庆档案馆所存档案《顺宁茶产种制之改进》(冯绍裘审定)


进入20世纪,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红茶的崛起,严重冲击了中国茶叶的对外贸易,改变了中国茶叶出口的地位。为充实外汇基金,1937年,中央组织成立中国茶叶公司。自抗战以来,战火偏于东部,不利生产。中国茶叶公司的目标也随国民政府建设大后方以支援抗战的政策转为西南。


图片

旧中茶公司提出的四大方针:“一、拓展国茶俄销;二、增进国茶英销;三、发展国茶藏销;四、争取外汇支持抗战。” | 资料来源:《战时西南经济问题》


中国茶叶公司派遣专业人员调查西南各省茶叶情况,改良、开发茶种,开拓新产地,滇红创始人冯绍裘即为派遣人员之一。


图片

冯绍裘肖像 | 资料来源:顺宁实验茶厂老展区


1938年9月中旬,冯绍裘即被派往云南调查茶叶产销情况。10月中旬,冯绍裘一行人由昆明乘汽车三天到达下关(大理市旧称),步行山路十来天后11月初到达迤西顺宁(凤庆县旧称)。


在顺宁,冯绍裘开始了滇红茶的创制。他在《“滇红”史略》中自述:“从1938年秋至1941年秋,创制‘滇红’经历了调查、试制、建厂成批生产三个阶段。”


调查阶段,冯绍裘了解到的结果为云南各茶区当时从来没有生产过红茶,但顺宁当地的大叶种茶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非常符合他的理想,有望创制出好的红茶。


图片

凤庆本地茶种具体情况 | 资料来源:凤庆滇红茶博物馆,龚光瑞摄


试制结果很成功,冯绍裘自述:“一切都很如意,两个茶样,看去一红一绿,宛如一金一银,使人不胜欣喜”,“可与印、斯大叶种红茶媲美”。而后,他将试制的红绿样茶邮寄香港茶市,茶市的人们认为这两种茶堪称我国红、绿茶中之上品。


1938年12月,冯绍裘转回昆明,将了解和试制的喜报向旧中国云南省经委汇报。1939年1月取得滇省府同意,与富滇新银行合组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暂择宜良、顺宁、佛海三地,分设实验场厂,从事栽培制造之生产实际工作。1939年3月,冯绍裘和郑鹤春一起开始筹建顺宁实验茶厂,负责滇红的试制生产和运销工作。


图片

顺宁实验茶厂建厂机构设置与同仁名单 | 资料来源:顺宁实验茶厂老展区


图片

一九四〇年十一月顺宁实验茶厂全体员生合影,其中一排中间为第一任厂长冯绍裘,唐庆阳(一排左一)、童依云(一排左四)、祁曾培(一排右四)分别调佛海(勐海)茶厂、复兴(昆明)茶厂、康藏(下关)茶厂任厂长。顺宁实验茶厂被誉为“云南茶界的黄埔军校”。 | 资料来源:顺宁实验茶厂老展区


制茶机器方面,由于时运艰辛,国外机械昂贵,冯绍裘认为可以选择重要的机器自行设计,在国内制造,以替代舶来品;考虑到动力所需燃料昂贵,且因抗战所需多为军用品,冯绍裘主张“在引擎未置备以前,即用人力以利生产”,成功设计出三筒式手揉机、脚踏与动力两用之揉茶机、脚踏与动力两用之烘茶机三种制茶机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