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首相官邸内,石破茂面对镜头眉头紧锁,一句“强烈要求美方立即采取措施修正总统行政令”,划破了日美外交的“彬彬有礼”传统。
协议突变,日本首相罕见强硬发声
就在美国“对等关税”新税率生效的当天,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首相官邸向记者扔下一枚外交震撼弹。他公开指责美国政府未履行双方达成的“税收减轻”协议,措辞之强硬在日美关系史上实属罕见。
“我们强烈要求美方立即采取措施修正总统行政令”,石破茂面对镜头毫不掩饰不满。核心矛盾在于:美方此前承诺日本输美商品中,税率已达15%以上的不再加征新关税,税率低于15%的仅提升至15%。
然而,当特朗普在8月7日零点正式启动全球性“对等关税”时,官方公告中完全遗漏了对日本的这项特殊待遇。这导致部分日本商品面临远高于15%的关税压力,日本企业瞬间陷入被动局面。
关税利剑,特朗普的贸易新战场
这场风波的大背景,是特朗普掀起的1933年以来最高关税浪潮。耶鲁大学研究显示,新关税将使美国实际税率飙升至17%,创下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高纪录。
8月7日生效的关税政策像一把精密手术刀,精准切割不同国家:日本、韩国和欧盟因签署投资协议获得15%“优惠”税率;加拿大却被钉在35%的关税柱上;巴西和印度更遭重创,税率高达50%。
而墨西哥凭借谈判技巧,赢得90天关税豁免期,成为这场博弈中的幸存者。
更具杀伤力的是半导体政策——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芯片征收100%关税,仅对承诺在美设厂的企业网开一面。这一举措直接冲击全球科技产业链神经。
代价转嫁,美国自食关税苦果
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欢呼“数十亿美元将开始流入美国”时,现实给了沉重一击。关税账单的第一付款人,恰恰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6月关税收入飙升至270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四倍。但这些资金并非来自外国企业,而是从美国进口商口袋直接流入国库。
企业成本压力正转化为消费品价格上涨:
- 福特汽车因关税新增8亿美元成本
- 玩具巨头孩之宝背负6000万美元额外支出
- 宝洁公司宣布8月起上调四分之一产品售价
零售巨头沃尔玛、塔吉特正消耗库存延缓涨价,但防线即将崩溃。美国鞋具批发与零售公会的警告一针见血:“商家也只能撑这么久了。”
国际商会的预测更为严峻:关税引发的通胀海啸将在今年底明年初席卷美国超市,物价将迎来陡峭攀升。
信任危机,日美蜜月期戛然而止
石破茂的愤怒背后,是日本对美国信任的崩塌。就在两周前,日本还因与美国达成5500亿美元合作框架被视为“贸易战赢家”。
但真相令人咋舌:日本首席谈判代表赤泽亮正自曝,框架中实际投资仅占1%-2%,其余均为贷款和担保。他辩称日本“稳赚不赔”,因为“并非真要将5500亿美元现金汇往美国”。
更惊人的是收益分配比例——美日按90:10分成,远非日本最初设想的五五开。赤泽当时甚至夸口:“日本的最大损失不过数百亿日元。”
如今美国连如此不对等协议中的“税收减轻”承诺都拒绝兑现,日本感到被公然背叛。石破茂特别强调“日美之间不存在分歧”,暗示美国纯粹是单方面毁约。
此刻正在美国访问的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处境尴尬。他不得不紧急灭火,重新向美方确认协议内容,这场精心设计的“双赢”剧本正演变为外交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