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家长,你的孩子被通报到教育局了!很危险啊!

   2025-07-29 kongyu1070
核心提示:极目新闻记者袁超一通讯员杨保华阮爱华“我们水上公安刚刚在江滩劝阻了两名下水游泳的小学生,麻烦通报给学校!”入夏以来,武汉

极目新闻记者袁超一

通讯员杨保华阮爱华

“我们水上公安刚刚在江滩劝阻了两名下水游泳的小学生,麻烦通报给学校!”入夏以来,武汉市教育局安全管理处副处长张凯涛,经常收到这样的信息。

收到信息,张凯涛会第一时间联系相关学校,由学校上门提醒家长。这是武汉市公安局为遏制溺水亡人事故推出的新举措——未成年人防溺水实时通报机制。

湖北省内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暑期,未成年人涉水、游泳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

7月9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公安厅了解到,入夏以来,全省公安机关紧盯隐患、研判风险,关口前移,加强宣教,全力遏制溺水亡人事故发生。

警惕!夏季的江河湖泊,危机四伏

溺水,是导致青少年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久前,某地3名小学生,在设有警示标志的广场浅水区活动时,不慎滑入深水区,最终导致两人遇难,令人痛心。

夏季汛期,一些看似风景宜人的河湖岸边,实则危机四伏。在自然水域,如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这些地方的水情复杂,可能存在暗流、漩涡、水下礁石、水草等危险因素,且水温差异大,容易导致抽筋等情况。

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需要凝聚社会各界合力。

针对溺水隐患,今年,武汉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联动水上分局、属地分局和武汉市教育局,建立未成年人防溺水实时通报机制,重点对发现的戏水未成年人进行劝离,同时将相关情况立即通报给属地派出所和教育部门,再上门提醒学校和家长,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提升监护人安全意识。

图片 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民警巡逻时通过大喇叭喊话劝离涉水儿童。

“孩子们,赶紧回家,河边危险!无人机把你们都拍下来啦!”武汉、襄阳、十堰、黄冈、随州等多地,推广使用了“无人机黑科技+土法子喊话”的空地结合巡逻方式。

近年来,每到夏季,湖北公安机关都会组织警力、动员群防力量,开展危险水域周边常态化巡逻。

危险!家长岸边玩手机,孩子走向深水区

7月1日下午,孝感市孝昌县公安局邹岗派出所民辅警在辖区内开展常态巡逻时,发现一处池塘边,13名未成年人在戏水。

民警辅警及时劝导13名未成年人离开水域,联系家长接回。为确保教育效果,派出所民警组织孩子们观看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防溺水警示教育片。

“一位不会游泳的家长,带着四五名未成年人去江边玩水;还有的大人在岸边只顾低头玩手机,孩子往水里越走越深也没察觉。”武汉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告介绍,巡逻时发现的一些情况,让人觉得很担忧。

图片 宜昌民警劝离危险涉水儿童

大量令人痛心的案例反复表明,家长在未成年人监护过程中稍有疏忽,就可能让孩子暴露在溺水的巨大风险中。因此,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家长要当好首道屏障,

除了做好日常教育提醒,家长还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时刻保持警惕,在户外游玩时,尽量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尤其是在水域附近,更要加倍小心。

湖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相关负责人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防溺水主题视频。如未成年防溺水警示教育片《一秒》,全面呈现了导致溺水事故发生的各个环节,提醒家长和未成年人理智亲水、安全第一。

此外,还可以观看湖北各地公安机关因地制宜制作的防溺水音视频作品。如黄石警方改编的歌曲《防溺水阵线联盟》,“不逞强,不野泳,让你我夏季都平安……”,洗脑的歌词和旋律,专治玩水“上头”;襄阳警方推出的微视频《“警”防溺水,安全一“夏”!》,用“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等台词,告诉大家“视频可以回放,生命不能重来”。

牢记!未成年人严格遵守“六不”原则

“有人掉到河里了!”6月26日14时34分,一群众向仙桃市公安局毛嘴派出所报警求助。3分钟后,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附近抵达事发现场。

一名女子在河水中间挣扎,情况危急。民警辅警将落水女子救上岸时,其已基本失去意识。

经全力抢救,女子脱离生命危险。“再晚一点,人就没了!”岸边群众心有余悸地感叹。

图片 鄂州警方开展防溺水救援演练

未成年人自身如何预防溺水事故发生?7月2日,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长青街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幼儿园讲解防范溺水知识及技能时做了介绍。

首先是严格遵守“六不”原则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民警介绍,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成人的帮助;可以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让其借助这些工具漂浮在水面,等待救援。

去年暑假,分别发生在宜昌、襄阳的两起救援溺水者案例中,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绳等设备,发挥了巨大作用。

目前,“四个一”设施(一个救生圈、一条救生绳、一根救生竿、一块警示标识牌),成为湖北许多重点水域的标配。这些设备简单易用,关键时刻能救命,也是各地防溺水宣传和实战演练的重点。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