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培训走向智能硬件,学而思的转型之困

   2025-07-12 kongyu1420
核心提示:【摘要】随着“双减”的骤然转向,曾经以K12教培为核心的好未来集团,正将希望寄托于学而思的教育智能硬件业务。然而,跨界转型
图片

【摘要】随着“双减”的骤然转向,曾经以K12教培为核心的好未来集团,正将希望寄托于学而思的教育智能硬件业务。

然而,跨界转型并不容易。

技术攻坚的焦灼、用户信任的考验,以及来自科技巨头与教育同行的双重夹击,让学而思的第二战场陷入转型困局。

从内容到硬件,从题库到大模型,学而思这场与时代竞速的生存之战要如何打?

以下为正文:

01

转折

学而思的智能硬件探索始于2021年的“双减”。

彼时,教培机构集体转型,新东方押注直播电商,猿辅导、作业帮、学而思则选择发力教育硬件。

而在学习机领域,步步高、优学派、读书郎这些老牌厂商已经深耕多年,几乎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

学而思的已有资源是教培业务的大量教研投入、积累的海量题库资源,但“内容护城河”在面对硬件开发时仍充满挑战。

据悉,公司首款学习机从2021年筹备到2023年上市整整跨越了三个年头。在此期间,学而思学习机产品曾经历三次暂停,也曾遭遇过“产品没有灵魂”的评价。

但当教培这一主营业务被按下暂停键,收入锐减、裁员瘦身的局面之下,学习机业务才真正走到生死抉择的十字路口。

AI时代,不进则退,更何况同行都在咬牙转型的。

由此,在大量的实践调研与技术迭代下,2023年2月,首款学而思学习机正式上市,首日销量超6000台,公司“内容+硬件”的组合似乎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同年,公司推出并开启内测的九章大模型也通过备案并全面开放。

此时,硬件与内容已然小有名气,下一步要做的是拓展市场,毕竟,电商时代渠道为王。

24年2月,学而思与京东达成三年战略合作,公司设定了在京东全渠道销售50亿元、覆盖100万用户的目标,通过京东的全渠道能力加速市场渗透。

售后层面,公司更是联合京东推出“护眼保”“以旧换新”,自建“Care+服务计划”提供硬件保障与内容迭代。

至此,学而思立体的教育硬件智能生态初步建立。如果一切顺利,第二增长曲线似乎已经成立,但后续的一系列表现则显示,转型并不容易。

02

暗礁

近日,学而思召开发布会一口气发售三款学习机第四代产品。

其中,学而思学习T4旗舰款、学而思学习S4经典款、学而思学习机P4 标准款,首发价格分别为7299元、4899元、2699元。

图片

据悉,此次三个系列新品均载了“DeepSeek+自研九章大模型”的双核大模型,并由此继续迭代AI精准学,T和S系列均有58款AI工具,P系列有50款AI工具。

这个发售价格并不低,可见公司当前教育智能硬件的竞争仍集中于中高端市场,在此领域,重点宣传AI技术的还有科大讯飞。

学而思学习机AI产品负责人李通也坦言,学而思的三款学习机由于集成度非常高,将所有场景串联起来,且进行精细化的工程链路设计,这存在很大的挑战,目前,产品依然在迭代之中。

而从大模型技术的实际表现来看,媒体“红星资本局”曾在2024年末爆出多位消费者对其购买的12.35英寸的学而思旗舰学习机的不满。

尽管九章大模型宣称“解题准确率行业领先”,但用户实测显示,公司学习机存在“9重护眼认证只有5重认证”、“AI批改作业识别不出错别”、“把对的答案判定为错的答案”、“数学题给英语答案”、“给出超纲答案或者答非所问”等多方面问题。

近日,凤凰网发布报道称,部分家长花费八千多元购买的学而思AI学习机旗舰版突然取消“真人随时问”功能,并将其替换为“AI随时问”,这一变化违背了相关家长购买高价旗舰产品的初衷,且更新后的问答版本错误频发,甚至出现按照错误答案倒推讲解的情况。

技术尚处完善期,如何平衡用户体验落差是学而思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AI教育落地面临共性难题,学而思也需要在技术迭代与用户预期间找到平衡点。

03

竞争

当前,智能硬件业务已经成为好未来押注在学而思身上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全年,好未来实现了22.5亿美元的净收入,相较上一财年的14.9亿美元,实现了高达51.0%的显著增长,其中智能硬件的地位逐渐提升。

然而,在教育智能硬件赛道上,猿辅导、科大讯飞、作业帮等对手也并不慢。其中,作业帮是学而思的头号竞争者。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1月,作业帮学习平板占据线上销量31.8%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500%,学而思则以20.9%的份额位居第二,小猿、科大讯飞分别以 11.7%、10.2% 排在第三、四位。

而从学习平板在专业电商、平台电商、内容电商的线上品牌份额表现来看,作业帮也实现了全面领跑,尽管学而思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但在各渠道也仅能位列位居作业帮之后。

从价格层面来看,作业帮学习机覆盖1999元到6000元区间,能够满足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需要,作业帮App、学习机、电子单词卡等在内的软硬件更是保证了其智能硬件产品在任意终端的生态连续性、协同性。

除此之外,作业帮大模型是C-Eval和CMMLU两大权威榜单平均分排名第一的教育大模型。且客户群体覆盖幼儿、初高中、大学生甚至是教师群体,更易发生口碑传播。

后来者的追赶也同样激烈。

教育系的猿辅导发布飞象人工智能通识课、小猿AI App和小猿AI学习机三款AI战略级新品。

公司学习机产品以自研的“猿力大模型”和DeepSeek通用大模型为技术基座,涉及家庭和校内双重学习场景,且加入了小猿题库的自有资源。

科技派的科大讯飞、百度、字节跳动等企业分别有自己的AI大模型,即讯飞星火、百度文心、火山引擎,相较于外接大模型而言,更利于针对产品实际应用调整训练角度,推动业务布局的展开。

对于学而思而言,智能硬件能否成为其商业转型的跳板,公司又能否在教育系与科技派夹击的市场突出重围,都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04

尾声

智能硬件领域正在奔跑的过程中快速洗牌。

与京东的渠道联盟、自研大模型的迭代、多价位产品的布局,为学而思暂时构筑了护城河。

而作业帮的强势崛起、科大讯飞的技术壁垒、猿辅导的生态闭环,也在警示这场竞争的残酷性。

对于学而思而言,转型需要的跨越还有很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