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千万粉丝的游戏龙头,正打算改行当剽窃玩家隐私信息的“赛博间谍”?

   2025-09-20 kongyu950
核心提示:文丨齿轮儿 审核丨菜包排版丨鹿九继前一阵子《小缇娜的奇幻日记》喜加一之后,开发组Gearbox Software这两天又送了新的游戏:盛

文丨齿轮儿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继前一阵子《小缇娜的奇幻日记》喜加一之后,开发组Gearbox Software这两天又送了新的游戏:盛名远扬的《无主之地2》。


图片
图片


游戏领取的截止日期是太平洋时间6月8号十点。考虑到这篇稿子会在8号晚上11点左右发布,也就是太平洋时间8点,所以如果你是铁杆情报姬粉丝,应该还能赶上这次喜加一。


说是这么说,但我还是劝你先别急着领,等我把这块聊完再做决定。


现在先点进《无主之地2》的Steam详情页面,你立马就能看到一抹可疑的红色——最近评测:差评如潮。


图片


但在几个小时后,就有玩家嗅到了一丝古怪端倪的气息。


图片


数个月之前, Gearbox Software的主公司Take-Two,悄悄修改了自己的用户协议,新增订了很多对用户来说非常不公平的条款。


比如作为一款单机游戏,他们禁止你在《无主之地2》内使用任何mod,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容修改,都一视同仁地定义为“作弊或黑客行径”;


比如作为一款拥有联机模式的游戏,《无主之地2》禁掉了所有VPN、加速器和虚拟机的使用;


比如作为一款宣发力度极大、巴不得每个玩家都发视频当自来水的游戏,他们现在要求玩家找到Bug之后,不得展示给任何除反馈外的地方。


荒谬绝伦。


图片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新加入的隐私内容。《无主之地2》最新的修订协议规定:假如你开始玩我们的游戏,就必须接受一些信息方面的交流。


听上去还挺正常是吧,作为游戏厂商考虑到用户需求,主动要求收集游玩信息,多维度收集玩家们的意见和体验,太普通了。


但如果他们收集的信息,包括且不限于你的IP 地址和精准位置信息、购买记录、支付信息(信用卡/借记卡信息)、网站/应用的浏览记录、你使用的游戏和平台的详细信息、你的账户凭证(用户名和密码)、以及你在各个平台内的聊天记录呢?


图片


也许细心的姬友已经注意到了,我上面给的的截图并不是《无主之地》系列的官方网站,而是Rockstar的,就是我们常说的R星。


在解释这块之前,我先大概讲一下这些游戏和厂商之间的关系。


R星隶属于Take-Two(下简称T2)公司,发行《无主之地》系列的Gearbox Software,是2K旗下的工作室,而2K同样是T2的子公司。

图片

(打眼一看应该都是熟面孔)


你猜的没错,我之所以把这些放在一起说,就是因为上述聊到的各种霸王条款,并不只是《无主之地2》独有的情况。


别说不只是《无主之地》系列一家了,包括几乎所有的2K的游戏,乃至整个T2主公司的包络范围内,都在八个月内更新了这些流氓一般的条款内容。


图片
图片

(我在T2的主公司网站上截下的图)


其中要说明的是,《无主之地2》的条款修改日期并不是最近几天,而是2月份,但是新条款引用到游戏当中的时间是不同的。


譬如我们一开始聊的《无主之地2》和更出名的《无主之地3》,他们哥俩条款的生效日期是3月起;大表哥和文明系列是这几天才刚刚更新的协议;而像《小缇娜》这种更粉丝向的作品,条款则是6月才开始生效。


图片


翻了翻国外的相关讨论,他们的反应要更快一点。大概在三月份左右,社区中就出现了对新协议的不满。


图片
图片


但不知道是何种原因,这个本来应该相当轰动的大事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酵,只是零零星地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并没有形成成规模的舆论和讨论。


而到了6月份,Gearbox接连送出了《小缇娜》和《无主之地2》,尤其是后者,在喜加一活动宣布的当天,就直接从三千左右在线直接飙升到了2w+。


这批大规模涌入的玩家在同一时间注意到了蛛丝马迹,再借由互联网统一讨论,才引起了整个游戏圈内的爆炸舆论。


比如大表哥和GTA,在玩家反应过来后,也一并被差评连坐了一波。


图片
图片


这个是文明的,我不确定这个差评率它是受没受T2的影响——因为本来也没啥风评了。


图片


当然,T2也不是完全放任不管,在海量差评冲刷下, 《无主之地》的官方也赶紧站出来进行了澄清。


他们主要回应的有两点:


其一,这个条款不是间谍条款——但我们还是会扫盘收集你所有的隐私;


其二,开发团队其实很支持mod等社区产出——但你们真在游戏里用mod还是要被封。


……只能说闹麻了。


图片


显然,这些找补并没有换来玩家们的一丝信任。


说到这我顺口提一句,前一阵子《无主之地4》有过一些意见收集。其中有玩家担忧地表示:希望这次不要再变成80美刀了,这个定价并不会让你们多赚钱,反而会减少很多本来摇摆犹豫的潜在玩家。


但Gearbox的CEO评价是:只要想玩,你们怎么都能凑到钱的,这跟我没关系。


图片


在这些讨论下面,仍然不乏经典的唱衰人士。有网友认为互联网早就没有隐私可言了,一个游戏再扫盘收集信息,又能有啥大影响呢?


就现实情况而言,这句话确实不算错。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哪怕你每时每刻都对自己的信息安全严防死守,也免不了会在一些注册表或平台的隐私协议内中了圈套。


而在攫取用户信息方面,T2也并不是第一个。就拿我们熟悉的微软来说,win11甚至会在更新的时候,直接写明个人数据会收集到境外服务器,明目张胆地抢走你的隐私。


图片


T2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埋藏了近半年之后,才兴起如此大规模的讨论和曝光,那有多少偷偷被修订后私下实行的霸王条款,现在正日夜无休地窃取抛售用户信息?这谁也说不清。


但我个人依然不认可“无用”论调。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这种事并不止在古代才有,这种嫌麻烦或者比烂的无声纵容,恰恰才是很多厂家敢越来越过分的真正依仗。


如果你对一件事感到愤怒并打算拒绝,那请用行动告诉对方。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